影像人工智能平台

人工智能对磁共振成像赋能作用日趋明显。人工智能技术已被用于检查流程优化、扫描方案、图像重建、图像自动分析诊断等磁共振成像应用的全流程。病人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接受更舒适、更高质量、更安全的影像检查;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也帮助医生提高了工作强度,降低了误诊、漏诊率。影像人工智能平台旨在通过人工智能优化磁共振扫描方案和重建算法,提升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分析与辅助诊断,助力磁共振分子成像平台形成新的临床解决方案。

2018年以来,平台相关团队与医院医工合作,建立了大量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模型,发表相关SCI论文70多篇。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的软件开发能力,将优秀的模型集成在自行研发的智能影像工作站中,部署到医院的PACS系统,在临床环境中进行临床前验证与科研工作,包括前列腺肿瘤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帕金森病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正常压力脑积水辅助诊断等,多款软件获得NMPA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此外,团队还开发了多款软件,助力提升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科研效率,如影像组学研究平台FeatureExplorer、医学影像文本同步标注软件MultiLabel等,也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开源软件FeatureExplorer已支持了超过200篇 SCI 论文的发表。平台可以就上述内容与医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合作或提供服务,如共同发表论文、合作申请项目、代为数据处理与建模,以及定制软件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