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盟 | 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
诚邀全球英才共创未来暨2025年度青年科学家(学者)
国际论坛报名通知
论坛简介: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延揽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将举办第十一届(2025年度)青年科学家(学者)国际论坛。本次论坛设主论坛和分论坛,主论坛由学校主办,并依托各学部(院、系)设立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分论坛。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分论坛旨在为海内外高层次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面试交流等形式,围绕和聚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相关领域,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
日程介绍:
主论坛和分论坛拟定于2025年11下旬举行,详情敬请扫码关注华东师范大学人才招聘平台,后续学校将发布论坛详细日程。

报名方式
1. 微信扫码报名
即日起,有意参加论坛的青年才俊可通过二维码扫码方式进行在线报名,报名二维码如下:

2. PC端报名
(1)校外申请人输入:www.jobs.ecnu.edu.cn,选择“青年论坛”板块,进行青年论坛在线报名。

(2)登录后在左侧导航栏“教学科研、专职科研招聘职位”中的“青年论坛”模块进行在线简历填写及报名。

招聘岗位:
专任教师
长期招聘。应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专任教师,按一级学科物理学(二级学科无线电物理等研究方向)招聘。符合条件者支持申报各类国家级、上海市等省部级人才计划。
应聘条件:
(1)学术带头人
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的学术视野,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已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能够引领本学科发展。
(2)紫江优秀青年学者(青年领军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职,且具有连续3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能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学术成果,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发展潜力大,具有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紫江青年学者(青年拔尖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应具有1年及以上的博士后研究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已取得同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有突出的发展潜质,并有望成为所在学科的青年领军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35 周岁。
(4)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学术水平高,具备海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博士学位(应聘者原则上还应具有连续12个月及以上的博士后经历),有较好的学术积累和发展潜力,在本研究领域已取得同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能胜任学院相关领域科研任务。申请者若未有连续两年及以上的教学科研(正式教职)工作经历,仅能申请准聘副高岗位。应聘正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45周岁,应聘副高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
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
专职科研岗位指在学校核定的教师岗位之外设立的、采用合同制方式聘用、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大型设备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该岗位招聘灵活、程序快速、可随时应聘和快速办理入职。
专职科研人员分专任研究员、专任副研究员和专任助理研究员三类,专任研究员和专任副研究员须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原则上应分别达到我校以科研为主的正、副研究员的聘用要求。专职科研人员系列招聘时间灵活,可随时应聘,满足条件即可入职,聘期内可以申请国家、上海市、学校各类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满足条件即可随时应聘学校的紫江优秀青年学者、紫江青年学者、以及海内外公开招聘岗位等。
博士后申请人员须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35周岁以下,专业应符合相关课题组招聘要求。具体可以咨询研究院人事招聘联系老师。
以上各类人才受聘人员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术道德,具备优良师德师风,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爰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学校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完善的服务保障,竭诚欢迎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依托学校及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申报2026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相关人才项目。
注:具体申请条件请参照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项目指南,
https://www.nsfc.gov.cn/p1/3381/2824/93256.html
福利待遇:
薪酬待遇: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房贴;
科研经费: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学校还积极为符合条件者申报上海市、区县各类人才计划和补贴计划,入选之后待遇将大幅提升;
办公条件:提供良好的科研办公环境及充足的空间;
住房条件:过渡期提供学校附近周转房,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可直接拎包入住;
医疗保障:可享受上海市最佳医疗资源,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子女教育: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学校隔条马路便达)。
学校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10月16日,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科系,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建,是一所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学校现有闵行和普陀两个主要校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
详情见华东师范大学官网:http://www.ecnu.edu.cn
研究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于2024年11月正式成立,是一个区校共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校级科研机构。研究院立足“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区位优势,整合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技术力量与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活体分子影像分析团队的特色资源,紧密围绕国家及上海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领域的战略需求,聚焦“磁共振新方法研发与应用”“前沿磁共振系统技术”“高时空分辨分子影像”和“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四大重点方向,全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工作,致力于为相关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研究院主体平台—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是国内仅有的两家能够全链条开展磁共振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综合实力稳居国内领先水平。据中科院情报研究所对全球8家顶尖磁共振研究机构的成果分析显示,该实验室在多项核心指标上表现突出,H指数位列全球第一,总论文数、总他引数、篇均被引数均跻身全球第二,彰显了其在国际磁共振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活体分子影像分析团队长期专注于细胞与活体分析装置的研发及应用创新,成功开发出单分子荧光寿命成像系统、电生理与化学信号同步采集系统、多通道光电信号阵列采集系统及稀土发光与生物光学成像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在活体分子成像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研究院全面覆盖“分子-细胞-动物-人体”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院高度重视人才培育与队伍建设,构建了架构完备、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目前,团队已汇聚25位教授、研究员等具备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其中包含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位工信部启明计划项目入选者、1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入选者、2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等。这支团队学术底蕴深厚,科研成果丰硕,荣获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颁发的一等奖、科技部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日本化学会“杰出讲座奖”等多项重要奖项与荣誉,为研究院的建设与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科研硬件方面,研究院已配备一系列先进科学仪器装备,涵盖3T医学磁共振成像系统、高场磁共振波谱仪、顺磁共振谱仪、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等离子共振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等,为前沿科学研究的开展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关键硬件支撑。为了深化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领域的研究,研究院计划近期添置9.4T动物磁共振成像仪、5T/7T临床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等更高端的技术设备。这些先进设备的引入,将显著提升研究院在高分辨成像、精准分子定量探测等领域的技术能力,为科研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突破注入注入强大动力,助力研究院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更多信息请关注研究院官方网站:http://imrm.ecnu.edu.cn/,以及微信公众号:

联系方式:
孙老师电话:+86-21-62966581
邮箱:jlsun@tyxx.ecnu.edu.cn
陆老师电话:+86-21-54870020
邮箱:tlu@phy.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以开放的胸怀诚揽全球英才,期待您的加入,与我们共创美好未来!